JABEEN Farzana, 田琳琳, 任怡, 等 . 针对可穿戴设备的虚拟鼠标[J]. 智能系统学报, 2017, 12(2): 133-139.
[
PDF]
聂慧饶, 陶霖密. 基于语义分层的行为推理框架[J]. 智能系统学报, 2015, 10(2): 178-186.
[
PDF]
董力赓等, 一种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的视觉注意力识别方法. 电子学报, 2011. 39(z1): 第140-146页.
[
PDF]
史元春等, 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:2010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, 2011. 16(7): 第1127-1133页.
[
PDF]
王国建与陶霖密, 支持隐式人机交互的分布式视觉系统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, 2010. 15(8): 第1133-1138页.
[
PDF]
史元春, 徐光祐与高原, 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:2009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, 2010. 15(7): 第1023-1041页.
[
PDF]
徐光祐与曹媛媛, 动作识别与行为理解综述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, 2009. 14(2): 第189-195页.
[
PDF]
刘烨, 陶霖密与傅小兰, 基于情绪图片的PAD情感状态模型分析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, 2009. 14(5): 第753-758页.
[
PDF]
陶霖密, 情感计算研究进展与展望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, 2009. 14(5): 第封2页.
[
PDF]
魏冉, 姜莉与陶霖密, 融合人脸多特征信息的表情识别系统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, 2009. 14(5): 第792-800页.
[
PDF]
陶霖密, 视觉信息处理中的不确定性与概率图模型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, 2009. 14(9): 第封2页.
[
PDF]
陶霖密, 王奇凡与邸慧军, 视觉信息处理中的马尔可夫随机场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, 2009. 14(9): 第1705-1711页.
[
PDF]
徐光祐, 以人为中心的计算机视觉应用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, 2009. 14(2): 第封2页.
[
PDF]
史元春与徐光祐, 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:2008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, 2009. 14(7): 第1256-1272页.
[
PDF]
曹媛媛等, 自然环境下日常动作的在线识别. 电子学报, 2009. 37(z1): 第16-21页.
[
PDF]
孙洛等, 动态上下文环境下的实时分布式多媒体系统框架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, 2008. 13(4): 第794-800页.
潘红艳, 柳杨华与徐光祐, 人脸动画方法综述. 计算机应用研究, 2008. 25(2): 第327-331页.
金俣欣等, 摄像机自由运动环境下的背景建模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, 2008. 13(2): 第359-364页.
史元春等, 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:2007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, 2008. 13(7): 第1201-1221页.
潘红艳等, Th-Notes多通道共享笔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. 微计算机应用, 2007. 28(9): 第986-990页.
金国英等, 基于HHMM的多线索融合和事件推理方法. 清华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7. 47(1): 第112-115页.
曹媛媛, 杨波与徐光祐, 基于分形纹理特征和小波变换的网状纹理检测方法. 自动化学报, 2007. 33(7): 第688-692页.
徐光祐等, 普适计算模式下的人机交互. 计算机学报, 2007. 30(7): 第1041-1053页.
张翔, 肖小玲与徐光祐, 一种确定高斯核模型参数的新方法. 计算机工程, 2007. 33(12): 第52-53,56页.
张翔, 肖小玲与徐光祐, 支持向量机方法中加权后验概率建模方法. 清华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7. 47(10): 第1689-1691页.
史元春等, 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:2006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, 2007. 12(7): 第1129-1151页.
陈恩义, 史元春与徐光祐, UPnP服务发现算法性能分析与改进. 清华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6. 46(4): 第600-603,608页.
张翔, 肖小玲与徐光祐, 基于样本之间紧密度的模糊支持向量机方法. 软件学报, 2006. 17(5): 第951-958页.
张翔, 肖小玲与徐光祐, 基于最大熵估计的支持向量机概率建模. 控制与决策, 2006. 21(7): 第767-770页.
张翔, 肖小玲与徐光祐, 模糊支持向量机中隶属度的确定与分析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, 2006. 11(8): 第1188-1192页.
徐光祐等, 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的对偶关系. 科学通报, 2006. 51(5): 第610-616页.
潘红艳, 陶霖密与徐光档, 远程教学平台人机交互界面的人机学研究. 中国远程教育(综合版), 2006(12): 第61-63页.
张军等, 支持现场建档系统的异质数据传输软件平台. 计算机应用, 2006. 26(10): 第2486-2489页.
谷红亮, 史元春与徐光祐, 智能空间位置感知的伺候式服务模型. 清华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6. 46(4): 第584-587页.
徐光祐等, 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:2005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, 2006. 11(7): 第901-918页.
孙兴华, 徐光祐与金国英, 基于全局统计的MPEG视频分割.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, 2005. 17(1): 第80-84页.
徐映等, 普适计算环境中移动电话一种新的应用模式.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, 2005. 41(2): 第154-156,219页.
张德干等, 普适计算中的无缝迁移策略. 控制与决策, 2005. 20(1): 第6-10页.
谷洪亮, 史元春与徐光祐, 智能教室支持普适计算的无线网络方案的问题、挑战和解决探讨.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, 2005. 26(3): 第367-370页.
徐光祐, 贺伟晟与史元春, 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:2004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, 2005. 10(7): 第805-820页.
叶航军与徐光祐, 基于矢量量化的快速图像检索. 软件学报, 2004. 15(5): 第712-719页.
杨波与徐光祐, 基于纹理约束和参数化运动模型的光流估计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, 2004. 9(6): 第705-711页.
张德干等, 面向普适计算的扩展的证据理论方法. 计算机学报, 2004. 27(7): 第918-927页.
杨波与徐光祐, 纹理相似性度量研究及基于纹理特征的图象检索. 自动化学报, 2004. 30(6): 第991-998页.
宋刚, 艾海舟与徐光祐, 纹理约束下的人脸特征点跟踪. 软件学报, 2004. 15(11): 第1607-1615页.
徐光祐, 贺伟晟与史元春, 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:2003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, 2004. 9(12): 第1397-1413页.
彭振云, et al., Multi-Cue-Based Face and Facial Feature Detection on Video Segments.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(英文版), 2003. 18(2): p. 241-246.
王振凯, 刘斌与徐光祐, 核心无状态虚拟时钟调度策略. 清华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3. 43(1): 第86-89页.
叶航军, 白雪生与徐光祐,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人脸姿态判定. 清华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3. 43(1): 第67-70页.
何致远, 胡起秀与徐光祐, 两级决策的开集说话人辨认方法. 清华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3. 43(4): 第516-520页.
武勃等, 人脸的性别分类.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, 2003. 40(11): 第1546-1553页.
艾海舟, 肖习攀与徐光祐, 人脸检测与检索. 计算机学报, 2003. 26(7): 第874-881页.
张子银等, 闪光灯和标题条对新闻视频镜头检测影响的研究. 清华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3. 43(1): 第71-74页.
黄玫等, 新闻视频显著人脸检索系统.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, 2003. 39(27): 第60-63页.
徐光祐, 车轶与史元春, 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:2002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, 2003. 8(12): 第1361-1378页.
任海兵等, 复杂背景下的手势分割与识别. 自动化学报, 2002. 28(2): 第256-261页.
罗明, 白雪生与徐光祐, 基于SVD的二次型距离相似索引层次算法. 清华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2. 42(1): 第36-39页.
陈爱军, 徐光祐与史元春, 基于城市航空立体像对的全自动3维建筑物建模. 测绘学报, 2002. 31(1): 第54-59页.
任海兵, 徐光祐与林学訚, 基于特征线条的手势识别. 软件学报, 2002. 13(5): 第987-993页.
白雪生等, 基于帧间运动的视频分割. 清华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2. 42(1): 第76-79页.
任海兵与徐光祐, 人体上肢姿态的估计及多解分析. 软件学报, 2002. 13(11): 第2127-2133页.
白雪生等, 数字视频特技镜头转换检测算法的分析. 软件学报, 2002. 13(7): 第1278-1283页.
陈恩义, 史元春与徐光祐, UPnP服务发现算法性能分析与改进. 清华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6. 46(4): 第600-603,608页.
谢伟凯, 史元春与徐光祐, 一种带语义标注的VoiceXML扩展和应用.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, 2002. 23(12): 第1419-1424页.
谭焜等, 应用层语义可靠的自适应多播. 软件学报, 2002. 13(4): 第545-551页.
徐光祐, 车轶与史元春, 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:2001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, 2002. 7(12): 第1225-1238页.
陶霖密与徐光祐, 机器视觉中的颜色问题及应用. 科学通报, 2001. 46(3): 第178-190页.
陶霖密与徐光祐, 基于物理模型的虚拟颜色空间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, 2001. 6A(4): 第396-401页.
张辉, 徐光祐与谢峰, 基于形变模型的物体建模与分析. 计算机学报, 2001. 24(6): 第561-567页.
彭振云等, 基于颜色分割和KL变换的人脸特征检测. 清华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1. 41(4_5): 第218-221页.
裴云彰等, 全局有序的可靠多播协议. 清华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1. 41(1): 第53-56页.
陶霖密, 彭振云与徐光祐, 人体的肤色特征. 软件学报, 2001. 12(7): 第1032-1041页.
王振凯, 刘斌与徐光祐, 异构环境下基于Native-ATM的实时多媒体通信系统. 清华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1. 41(1): 第73-76页.
徐光祐, 陈爱军与史元春, 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:2000.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, 2001. 6(12): 第1147-1164页.
裴云彰, 史元春与徐光祐, 分布式计算模式下的协同编著系统. 清华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0. 40(1): 第76-79页.
邵怀荣, 刘斌与徐光祐, 高性能协同工作支撑环境设计与实现.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, 2000. 37(5): 第583-588页.
祝远新, 徐光祐与黄浴, 基于表观的动态孤立手势识别. 软件学报, 2000. 11(1): 第54-61页.
廖春元等, 基于复合文档的多媒体自适应传输策略模型AMTM及其实现. 计算机学报, 2000. 23(12): 第1283-1291页.
任海兵等, 基于视觉手势识别的研究-综述. 电子学报, 2000. 28(2): 第118-121页.
陶霖密与徐光祐, 计算机视觉系统的二步法颜色恒常性. 清华大学学报, 2000. 40(7): 第27-33页.
任海兵等, 连续动态手势的时空表观建模及识别. 计算机学报, 2000. 23(8): 第824-828页.
谭焜, 史元春与徐光祐, 弱同步及其在WWW上的应用. 软件学报, 2000. 11(7): 第853-862页.
杨雨东与徐光祐, 基于划分-合并和稳健M-估计的运动图像分层表示方法. 计算机学报, 1999. 22(4): 第364-368页.
朱志刚等, 基于重投影变换的实时障碍物检测视觉系统.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, 1999(1): 第77-84页.
白雪生, 徐光祐与史元春, 镜头频度用于视频检索的研究. 软件学报, 1999. 10(9): 第956-961页.
朱志刚, 徐光祐与林学訚, 三维场景建模的全景外极面图像分析方法. 软件学报, 1999. 10(5): 第494-500页.
朱志刚, 林学訚与徐光祐, 外极面图像的运动遮挡模型和运动纹理方向检测算法. 计算机学报, 1999. 22(3): 第283-289页.
杨雨东, 徐光祐与朱志刚, 2.5维数字图像序列稳定方法. 计算机学报, 1998. 21(z1): 第277-284页.
姚国正, 王孟与陶霖密, 局域神经线路的联结系综模型. 中国科学 B, 1993. 23(10): 第1048-1057页.
陶霖密, 姚国正与汪云九, 人类颜色视觉的计算理论. 心理学报, 1993(3): 第233-240页.